
陈来:把“领导干部学国学”提得更加响亮,使之深入人心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8-28 10:35
- 访问量:
陈来:把“领导干部学国学”提得更加响亮,使之深入人心
【概要描述】26国学网编者按:2016年8月23日上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成立大会暨“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一周年活动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社举行。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先生特为本次大会发来贺信。本次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主播海霞主持,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等专家出席成立大会。陈来教授在参加2015年7月12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首届领导干部论坛上就提出叫响“领导干部学国学”这个口号,此次在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成立大会致辞中再次强调把“领导干部学国学”提得更加响亮,使之深入人心,以下是致辞内容:
陈来:在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成立大会的致辞
各位嘉宾:
早在2011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题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从“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三个方面概括了领导干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强调这些方面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提高干部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尤其强调运用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还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夏天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华文化的论断和表述作了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我们未来一个时期文化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定义上说,中华优秀文化就是以中华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及体现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各种文化成果和文化形式。所谓以中华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精神,是指价值观、历史观、审美观、世界观等。所谓各种文化形式和成果,包括典籍、文献、艺术、文学、史学等具体内容。前者是价值内涵,后者是表现形态。所谓优秀,就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
在全社会提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无疑,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学习、了解中华文化即国学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为从高中级干部到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学习、了解、认同中华文化提供引导。要帮助解决干部群众“怎么学”中华文化的问题,就要通过创新各种学习形式,便于人们学习了解中华文化,发展创新中华文化,同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开辟最广阔的平台。
“领导干部学国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论述的一项重大创举,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习修养论述的重要举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认为这对汲取历史经验和开创未来都十分必要。这里所说的国史,就是我们中国本国的历史,是“国学”的主要内容;领导干部透过中国历代历史典籍来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而历史典籍及其所承载的历史知识就是“国学”的主要部分。他还提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这里所说的“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国学内容。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规定了领导干部学国学的根本目的。他在讲话中还指出“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养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最后他说:“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学国史、学诗词歌赋、学传统美德,这都是讲领导干部学国学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在多次讲话中也提到,“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关于以德修身,他还说,中国人历来崇尚气节、崇尚严谨、崇尚务实,讲良知、守信用,严和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传承民族品性、倡导社会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可见,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号召过程中经过提炼、简化而提出的“领导干部学国学”,口号响亮、导向明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中华文化、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形式,是推动领导干部素质教育和政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学国学”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提得更加响亮,使之深入人心,不仅成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带动全民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领域。
衷心祝愿“领导干部学国学”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好!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8-28 10:35
- 访问量:
26国学网编者按:2016年8月23日上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成立大会暨“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一周年活动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社举行。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先生特为本次大会发来贺信。本次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主播海霞主持,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等专家出席成立大会。陈来教授在参加2015年7月12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首届领导干部论坛上就提出叫响“领导干部学国学”这个口号,此次在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成立大会致辞中再次强调把“领导干部学国学”提得更加响亮,使之深入人心,以下是致辞内容:
陈来:在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成立大会的致辞
各位嘉宾:
早在2011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题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从“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三个方面概括了领导干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强调这些方面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提高干部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尤其强调运用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还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夏天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华文化的论断和表述作了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我们未来一个时期文化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定义上说,中华优秀文化就是以中华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及体现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各种文化成果和文化形式。所谓以中华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精神,是指价值观、历史观、审美观、世界观等。所谓各种文化形式和成果,包括典籍、文献、艺术、文学、史学等具体内容。前者是价值内涵,后者是表现形态。所谓优秀,就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
在全社会提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无疑,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学习、了解中华文化即国学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为从高中级干部到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学习、了解、认同中华文化提供引导。要帮助解决干部群众“怎么学”中华文化的问题,就要通过创新各种学习形式,便于人们学习了解中华文化,发展创新中华文化,同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开辟最广阔的平台。
“领导干部学国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论述的一项重大创举,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习修养论述的重要举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认为这对汲取历史经验和开创未来都十分必要。这里所说的国史,就是我们中国本国的历史,是“国学”的主要内容;领导干部透过中国历代历史典籍来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而历史典籍及其所承载的历史知识就是“国学”的主要部分。他还提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这里所说的“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国学内容。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规定了领导干部学国学的根本目的。他在讲话中还指出“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养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最后他说:“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学国史、学诗词歌赋、学传统美德,这都是讲领导干部学国学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在多次讲话中也提到,“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关于以德修身,他还说,中国人历来崇尚气节、崇尚严谨、崇尚务实,讲良知、守信用,严和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传承民族品性、倡导社会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可见,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号召过程中经过提炼、简化而提出的“领导干部学国学”,口号响亮、导向明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中华文化、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形式,是推动领导干部素质教育和政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学国学”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提得更加响亮,使之深入人心,不仅成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带动全民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领域。
衷心祝愿“领导干部学国学”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好!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