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WEBSIT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优秀传统文化的瓶颈 古典今译:架设文化传播的桥梁

优秀传统文化的瓶颈 古典今译:架设文化传播的桥梁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3-14 13:56
  • 访问量:

优秀传统文化的瓶颈 古典今译:架设文化传播的桥梁

【概要描述】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3-14 13:56
  • 访问量:
详情

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内、对外传播面临瓶颈

早在80多年前,英国思想家罗素就曾对中国的人文成果和人文传统作过高度的肯定,他认为欧洲文明的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在他看来,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我们的先民一直以来秉持的人文精神,在罗素那里,简直具有拯救人类、荫蔽世人共享和平安宁之福的威力。

但是,这曾让世人尊崇的中国人文精神,在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大受欧风美雨的荡涤;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塑,也受到市场大潮的冲击。在人文社科领域,崇海外、尊西方,长期以来已成为不少国人的一种思维习惯。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什么?是历史地化育的、内化于国民群体的人文精神。历史既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更是族群的。因此,人文精神既有区域性特质,也有阶段性特点,它突显于特定时空的族群中,因时而异,因地而别,因人而生动活泼。先秦的礼乐文化,汉代的尊史重教,魏晋的名士风度,唐代的诗意追求,宋明的哲学精神,清代的科学探索,以及齐鲁、江南、巴蜀等等各呈异彩的区域文化,汇合成中国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

打上国人烙印的人文精神,正以我们的母语承载于无数的传世文献和典籍中。但由于近代以来连绵不断的人祸和其他多种原因的破坏,中华文化传承的链条锈迹斑斑,时见阻隔。我们必须重拾民族文化自信心,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走时代化、大众化之路,而不应作为故纸堆里的偏僻学问。优秀民族文化的大众普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社会根基和群众基础。

同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让世界分享,我们要重视特色鲜明而又极具普遍意义的中国古典哲学、文学和文论的对外传播。近些年来,我们在不少领域单方面地重视域外文化的引进,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存在较多的过度西化而缺乏原创的现象,同时,在文化对外传播方面成功经验还不多,世界对中国文化至今还相当隔膜,甚至存有诸多误解。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让处于弱势的中国语言文化在西方强势语言和文化面前不再失语,以中国文化的外语翻译和传播为工具和手段,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争取话语权,以实现跨文化的平等对话、优势互补、协作共进,避免被西潮所淹没。为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国文化在当下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作一个正确的合乎实际的评估,研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方法、问题和对策、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到更好的途径。

古典今译不但要传递“意义”,也要传达“美感”

经过研究我们会发现,现当代中国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特色和原创性略显不足,所以,中华文化能够“走出去”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凭借传世经典。

不管是对内的大众普及还是对外的文化传播,古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显得艰深而隔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经典细读基础上的古典今译,在古与今、中与外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而今译的工作最被人所诟病的是古典诗词的今译,因为难,所以好的译品罕见,因而反对今译者大有人在。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我们民族审美文化的独特形态和人文精神的深刻体现,在全人类诗歌格局中独放异彩,把它更真实而有效地推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是中国诗学探求者神圣的历史职责。而将传统汉诗推向世界的关键是语际翻译。但必须看到:古典诗词为了充分完成意境创造而采用的直觉感兴的隐喻语言和复沓回环的节奏形式,是以诗境传达特别灵动而微妙的文言作为载体的,这载体和其它民族——尤其是西方民族采用的逻辑陈述的语言体系不易建立对应关系,所以需要一个中介,即先把古体诗译成以白话为载体的新诗,白话新诗更易于为当今世界审美文化交流所接纳。语际转译的这个中介必须强化,从宏观的角度看,语内今译是中国古典诗词走向世界的过渡性的但也是非常核心的策略,是促成新诗诗体建设在继承传统中创新的一项基础工程。它涉及中国古典诗词更本真也更有效地走向大众走向世界的问题。对古典诗词有深研的中国学者不一定懂外语,而精通外语的外国汉学家直接阅读古诗词文本又有一定的难度,若能先将古诗词今译,再将今译文本转译成外文,可说是中外学人各用其长的合作,有望让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去”之路更显平坦。

这里不妨结合典型的诗体——词的今译来谈谈。长短句的词由于旋律化的节奏起伏较大,与之应和的意象组合因之跳跃也大,以致在语言表述上,关联词语省略较多,给读者增添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也就更有必要今译。这种今译大致说来要对付三大难题:一、词的旋律化节奏起伏大,用白话转述又要不失原样,不易;二、词应和旋律化节奏的体式是用长短句构成的,用白话载体作不失其真的体式重构,不易;三、跳跃度很大的意象组合在用白话表述时,既要增加一定的关联词语,又不使其感兴功能削弱,同样不易。当下坊间一些唐宋词今译大多是不去考虑这些难题的,译者倾心的只是转述“意思”,一种句对句的意思解说,使得译品往往和原作那种有意味的形式大异其趣,内在韵致荡然无存。以这样的今译向国人普及,或据此转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使作为中华诗性文化标志的原作在流传过程中丧失其真醇的审美意蕴,无疑是很令人遗憾的。这就要求我们探求一条如何使今译更接近完美的途径。这工作倒也并非没有人在做。郭沫若在上世纪20年代今译的几首《诗经》作品如《蒹葭》就很有代表性:

我昨晚一夜没有睡觉/清早往河边上去散步/水边的芦草依然青青地/已经凝成霜了/草上的白露。

我的爱人呀,啊!/你明明是住在河那边!/我想从上渡头去赶她/路难走,又太远了/我想从下渡头去赶她/她又好象站在河当中了——

啊!我的爱人呀!你毕竟只是个幻影吗?

今人如骆寒超对陆游爱国名篇《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今译,也是这种探索的成果。该词原作是这样的: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为节省篇幅,就引上片的今译来看看:

清晓雪纷飞/霜笳,苍凉荡起/恍惚间又进入/梦境了/真不知这忽儿/身在何地?/激流样无声的/是铁蹄,潜行奔驰急!/呵,我们正奔向哪个/要塞呢?/长城的关口吗——/雁门西?/迢遥的青海吧——/天之际?

这样的今译虽不能说已完全开辟出一条接近于完美的途径,但它白话新体化得相当自然、和谐,甚至把原作未显现的语调也表达出来了,可说是以现代汉语为载体,既尊重原作的意象意境而作忠实的转述,也体现原作的节奏体式而作严谨科学的移植,经得起以新诗的审美要求来鉴赏。此中体现的一些有关今译的规范化要求,就值得作经验总结。至于那些有关古典诗歌不能今译、中国诗歌更不能翻译的言说,多少显得有些虚无主义。当然,任何的语内今译、语际翻译要做到绝对到位只能是神话,今译、翻译从来只能做到相对到位,这是个常识问题。常识还告诉我们:有关今译不需要再喋喋不休地讨论能不能做的问题,要讨论的是怎么样做的问题。

诗学就是人学。中国古典诗歌是我们先人人文精神的载体,作为人学的古典文学的其他文类、表现生命智慧的哲学经典等也莫不如此。传统要走向现代、经典要走向民间、民族文化要走向世界,都需要有一个大众化的中介——古典今译,这是中华人文精神能够得以普及和传播的关键。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