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WEBSIT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用生命點亮世界——許嘉璐先生八秩壽辰紀實

用生命點亮世界——許嘉璐先生八秩壽辰紀實

  • 分类:炎黄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6-09 09:54
  • 访问量:

用生命點亮世界——許嘉璐先生八秩壽辰紀實

【概要描述】

  • 分类:炎黄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6-09 09:54
  • 访问量:
详情

2017年6月3日下午,許嘉璐院長在中國文化院舉辦了一場題為《我心中的王陽明》專題講座,以此種特別而有意義的方式度過了他的八秩壽辰。許先生以王陽明的生平事蹟為線索,向大家展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偉人、知識份子的楷模,分享了自己學習王陽明的深刻感悟。從一個鮮活的角度揭示了陽明心學對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和價值。60餘位來自各地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媒體記者,以及許先生的家人、學生和工作人員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001.jpg

中國文化院秘書長張武先生主持了本次活動。他在活動結束時,發表了觸動心靈的感言:今天是許嘉璐先生八十周歲的生日。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在籌備,我們提出了很多方案,包括召開研討會、出一本書、舉辦書畫筆會等等,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但所有這些策劃和設計都被許先生一一否決了。最後,他選擇了在文化院舉辦一次講座,給大家奉獻一點自己學習王陽明的體會。許先生就是這樣,把本應是收穫和索取的重要日子,變成了無私的奉獻,給我們奉獻了一場非常珍貴的精神盛宴。這讓我們非常感動!許先生從去年生病住院以後,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從最初的房顫,到高血壓,到腸胃不適,到現在嚴重失眠,每天靠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儘管如此,許先生仍然忍著病痛的折磨,為我們奉獻了這場精彩的講座,用心血澆灌我們的心田,潤澤我們的心靈。我曾經跟先生建議,您能不能少看一點書,少寫一點東西,少出席一些活動?先生回答說,看書、思考、表達思想是我的第一生命;不讓我看書和思考,我的生命沒有任何意義。在他心裡,精神生命遠遠重於肉體的生命。今天先生為我們講了王陽明的一生,我想,許先生的一生也正如王陽明一樣,是踐行「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光輝典範。我想以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三句古詩,作為獻給許先生八十壽辰的寄語:「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第一境界是為學明理的階段,第二境界是依理修行的階段,第三境界就是得道開悟的階段。許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得道之人,開悟之人,他用一生完美地詮釋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在許先生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我們無以為報,只能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厚的感恩敬獻給先生!

002.jpg

為舉辦本次講座,許先生進行了認真的準備,親自撰寫製作了52頁PPT,並反復核對修改。許先生不顧醫囑「出席活動不能超過半個小時」的限制,花了近3個小時為我們奉獻了一場「生命的講座」。以下是許先生講座和回答問題的主要內容。

003.jpg

對於為什麼要講這個題目?許先生說,王陽明是我的榜樣,我對王陽明的崇敬之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今天所講的王陽明,不是書傳裡的,也不是學術理論中的,而是從「我心目中」這一獨特的視角觀察他,陽明的品格,他的理論和他所作之事,無不令我敬畏和感慨。「畏其人,敬其事,每一思及,感慨系之」。王陽明無疑是位大英雄。由此,聯想到成就中國歷史與今日之先聖前哲,還有很多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中華民族文化的發達、人口的繁衍,生產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都是因為有這些英烈激勵著我們不斷傳遞他們的精神而達到的。王陽明就是這滾滾洪流中一顆傑出的明星。要以陽明為榜樣反求諸身,豁然照見心底之私弊。我常想,如果我面對那種情景能做到什麼程度?距離良知幾何?於是讓我激奮毅然,改過前行。這就是我讀王陽明的收穫之一,亦願與諸位共鳴。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心中的王陽明,沒有術語。因為心目中,嚮往時,心中無術語。王陽明一生著述不多,思想的東西,一落文字就不是自己想要表達的了。我們隨便觀察一下歷史,無論東西方,各種偉大的教義、理論、偉人的思考,總是只能用有限的詞來勉強表達無限之涵義。因此要靠「心領神會」。他在50歲時曾言:「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我為了更好地理解王陽明,曾經反復看王陽明年譜和傳,當我看到「良知」二字是從百死千難中來時,以及王陽明在龍場驛所受的苦和危險,以及群小嗷嗷,口水差點把他淹死,或者皇帝的斬刀差點把他砍死,他仍然堅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時候,我不止一次地悄悄流下眼淚。我也是從諸多苦難中悟出的王陽明的價值。

004.jpg

王陽明提出心學思想的動機,是看到朱子之學統治朝廷和人的思想超過四百年,其本來目的是要使社會正常化,避免再次出現五代的混亂。但是後來失敗了,原因之一就是學者們把朱熹以及古聖人的學說,搞得支離破碎,逐漸落入空談,「假道學」就是這樣產生的。陽明的心學思想也是從朱熹思想體系基礎上產生的,他之所以要冒著生命危險,提出「良知說」,正是針對這種時弊。我們當今學術領域有沒有這種現象?很多人研究「性」是什麼?「理」是什麼?「心」是什麼?「心、性、理」三者的關係,能寫出很厚的論文,然而問他陽明用意為何?社會作用是什麼?則非其研究範圍而無從談起。久之,陽明心學最終也將難逃被肢解的命運。所以我今天不用術語,也是警策大家勿要辜負陽明先生的教誨,學習和研究理論切勿流入空虛,只玩弄概念,不聯繫社會。

陽明心學的三大理論: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即理。知行合一不是王陽明最先提出的, 原義的「知」是指對事物的瞭解,「行」是知道了這個道理按照它去做。王陽明對「知行合一」的理論進行了改造,認為面對事物去瞭解它,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行,知行是不可分的。其用意是針對當時知行嚴重分離的現象——文人們只躲在書齋裡把玩這兩個字,卻「知」完了不「行」。「良知」一詞出自孟子,陽明提出「致良知」,「致」是使之至也,讓良知回到內心,不只回來,還在心裡生長。良知是每個人心裡本有的,只要真正坐下來反思自己,當你認識到自己不對,良知就出現了。這個良知跟天地宇宙之理是同一個,也就是孟子之「四端」。「致良知」的過程就是儒家的「慎獨」,莊子的「心齋」。陽明也多次提到「心即理」,不過最後仍然歸結到「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005.jpg

許先生回顧了王陽明的一生,一一舉出了王陽明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和重大轉折。他特別指出,對王陽明的研究一定要放在當時的背景和他所處的環境之中,要真實還原彼時彼地彼景,才能夠得出真實的理解和感悟。從王陽明的軼事中可以看出,在龍場悟道之前,他在學術上有三變,龍場之後又有三變,說明他永遠在自我超越、自我批評,在探索宇宙和人生真理的道路上永遠前行,也說明他的學說是在百死千難中一點一點悟出來的。正因為他忍人所不能忍,難人所不能難,才有了王陽明。《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王陽明的一生就是孟子這句話的生動寫照。天對人的折磨,就是對人的培養,沒有經歷過苦難的折磨,很多事情是不能的。人是如此,對於一個民族亦是如此。「多難興邦」,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難題很多,例如汶川地震、東海南海問題、經濟轉型提升,每一件事都很難,但是都沒有難倒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因為只有「難」才能刺激人心底的東西,才能激發人的潛能。

006.jpg

最後,新英才集團董事長蘭春先生、三智書院理事長高斌先生、鳳凰網總監侯春燕女士,分別代表社會各界向許先生提出了在學習和踐行陽明心學中遇到的問題。許先生一一做了解答。
問題一:為何說陽明心學是治療當今世界癌症的一副良藥?針對當今社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陽明心學到底給我們開出了什麼樣的藥方?

問題二:在各方關注和推動下,陽明心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全國很多地方掀起了不大不小的「陽明熱」,但也出現一些令人擔憂的苗頭,比如陽明心學在普及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口號化、空洞化、甚至庸俗化的現象。我們應該如何避免一哄而上、歪曲陽明心學、空談誤國等現象?

問題三:在今天的商業社會中,企業家經常面臨義和利的平衡問題。西方商業文明是通過基督教等來平衡義利關係,而對東方文化來說,陽明的良知學說是否是對現代商業文明一個很大的補充?

問題四:陽明心學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否說明陽明心學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最高水準?陽明心學作為一種學術理論未來是否還有可以研究和發展的空間?我們在研究和傳播陽明心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一種現象,就是把陽明心學奉為終極真理,走向教條化、神聖化,甚至宗教化,請問先生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走極端的現象?

007.jpg

許先生指出,陽明心學是指導身心實踐的學問,而不是象牙塔里的學術。心學二字也不是陽明提出的,而是後人命名的。事實上,瞭解本心,悟出自性本體,是需要學習的。這「學」就是「知」,也就是「行」。大家提出來的社會現象也是一些人的實踐問題。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

為什麼說陽明心學是中國哲學的集大成者?儒學是中華文化的骨幹,早在孔子之前就有儒學,孔子是那個時代儒學的集大成者。為什麼朱熹在孔廟裡成為配祀?因為朱熹又將孔孟之學推向一個高峰,在我看來,程朱理學達到了中國哲學的頂峰,甚至可以說是當時世界哲學的頂峰。當時,西方正在討論三位一體的問題。上帝是唯一的,是至善至美全能的,同時又是先驗的。而聖父、聖子、聖靈究竟是三個還是一個?並為此進行了大量的論述,歐洲很多的三一學院就是因此而得名。而我們到宋代就已經完成了天地人不是先驗的,是一個整體,要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的理論體系。王陽明之所以稱為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因為他把儒學從孔子,包括孔子之前的史實和經典,一直到朱熹,接續由理學向心學過渡的陳憲章,又向前發展。他涉獵非常廣泛,對軍事、仙道、釋道、辭章都有研究,因此才有龍場驛的厚積薄發。他常引用佛道兩家的術語,而不是排斥他家。他認為佛、道也是在追求真理,只要說得對,不管是哪一家都應該大膽借鑒。陽明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是因為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但任何人都無法脫離他所生活的時代,因此,我認為真理是無極限的。

008.jpg

關於義利的平衡問題,以及企業家如何踐行陽明心學,許先生指出,給西方重商主義打下根基的是亞當•斯密,提供哲學理論支撐是馬克斯•韋伯。現在西方歷史學家提出了現代性的反噬現象。之所以反噬,是因為原本內部就隱藏著否定性的因素。例如,西方從工業化以後提倡的自由、平等、人權理論,而這套理論實際上是建立在屠殺了幾千萬印第安人基礎上的。那些印第安人的人權何在?現在殘存的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權益何在?所以人們提出了對現代性的反思,現在又出現了新自由主義,或極端自由主義,西方社會出現的絕大部分危機都源於此。人們逐漸背離了耶穌對人們「愛」的教導,美國前幾屆聯邦政府竟公然宣佈:聯邦政府的本質職責是為少數富人服務。而中國的傳統是重農主義,隨著農業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的商業理念。最初商人在儒家眼裡是低層的,我有一個論斷,這個論斷需要求證:如果1840年,不是鴉片加大炮把中國的大門打開,由中國自己發展,由明代中葉到清代中葉,慢慢會形成我們自己的農商主義。可是隨著幾聲炮響,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中斷了我們自己的進程,設想如果沿著以儒家為主,釋道兩家支撐的文化繼續發展的話,到一定時候我們也會形成靠著技術、機械而強大的中國,我想不會是美國的樣子。當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可以論證。現在我們學術界缺少從明中葉到清末這一段的研究,應該把它重新揀起來。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的民企為什麼那麼厲害?與宋代出現的儒家浙東學派不無關係,代表人物之一是葉適,提出義利兼收。雖然後來寧波五口通商,我們開始學習西方,只要氣候一到,立刻發展起來。我們受西方學術影響,對這段思想史沒有好好研究,以為都是西方的理論,其實自己已經有萌芽了。

企業家是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很多企業、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創新模式,都是民企啟發國企。現在國企的體制、機制也在向民企學習。如何讓公司員工受到良知的薰陶?要知道一個人就能影響一個家庭。企業家責任重大啊!義利其實不衝突,關心國家、關心弱者、關心職工,在整個單位營造一種心往一處想的文化等等,要靠我們自己創新。路在何方,就在腳下;路在何方,就在你我的心中。

009.jpg

對於弘揚陽明心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許先生指出,陽明心學出現神化問題、宗教化問題、碎片化問題等,都不奇怪,要以平常心待之。什麼東西當它一窩蜂起來的時候,就會出現良莠不齊,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需求,關鍵什麼是主流?只有符合天理,符合時代要求才是主流。時代的要求就是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來改變世界格局。這樣一個偉大的事業必須由共產黨來領導,由政府來引導、支持。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中國華信集團的體制機制,他只是2000萬民企中的一個,像這樣的企業在逐漸增加,這些企業應該適時請人研究、總結自己的企業文化,不是為了做廣告,而是給陽明心學添磚加瓦,給中華文化添磚加瓦,給「一帶一路」添磚加瓦。

世界上的事物是非常複雜的,可以複雜到無限;也是非常簡單的,可以歸結為一個字——「心」。資本主義是以資本為生產手段,馬克思主義是以生產力和生產方式作為手段。西方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猶太教文化、天主教文化,是把心交給上帝。而啟發每個人心裡的良知,利我的同時利他,是中華文化的方式。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王陽明又把它表述為「致良知」。如此對比來看,我相信,中華文化是有光明的前途的,人類是有光明前途的。

010.jpg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