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WEBSIT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李健:庄子《齐物论》中的整体观念

李健:庄子《齐物论》中的整体观念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8-27 11:19
  • 访问量:

李健:庄子《齐物论》中的整体观念

【概要描述】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8-27 11:19
  • 访问量:
详情

《齐物论》是庄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庄子跟老子一样反对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认识论,主张大道为一、万物为一的认识论,即齐物论。

1、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无分别心便是无我之心,也是庄子说的“至人无己”。无我的观念,便不会有占有、索取之心。没有你的分别,便没有我的观念。这是一种人类情怀、天地情怀、大道情怀,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大我走向无我。小我属于人,而大我属于天,庄子在《德充符》中说:“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2、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人一当生下来,虽然不立马死亡,生命也是在慢慢的殆尽,最终走向消亡。这听起来有点凄凉,却是自然规律,是一句实话。正如《通行本》老子说的“出生入死”,也如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思想。人只有看到这一点,才会对人生中的各种利益纠葛和心灵束缚有一种超越之心。

生命的有限性,必然会对世俗价值追求的怀疑,世俗价值都是身外之物,缺乏一种终极性,这样的价值也是有限的,缺乏永恒性。世俗价值如对知识的追求,也是一种困顿,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是一种困顿,所以庄子在《养生主》中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已!”庄子是一种贵生思想,生命身内之物,知识是身外之物。大部分追求知识只不过是为了名和利,而名和利都是身外之物,所以老子反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还说:“绝智弃辩”。

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的学说是超越生死的,在庄子看来生就是向死,向死就是新生,生中有死,死中有生,亦生亦死,亦死亦生,无生无死,无死无生,或者说是没有生死。既不为生而窃喜,也不会死而悲伤,以接纳的态度对待生与死,一切顺自然消除生死的二元对立的虚妄观念,这符合大道为一的特性。从一己之私出发而建构出的是非善恶的虚妄价值观,这种偏执观念常常导致人的内心纠结、冲突、迷失,所以庄子在《德充符》中说:“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4、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道的关键、宗旨,就是没有二元对立,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这就犹如圆(环)上的点,这个点既是别的点的前,同时也是别的点的后;既是别的点的上,也是别的点的下;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圆上的点与点之间,总是相生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们非此即彼的思维就是缺乏这种圆形的思维,而是直线的思维。其实圆才是大自然的本真,大自然中的物体都是接近圆的,都是由弧线构成的,大自然中就没有方的物体,也没有真正的直线,方和直线都是人为建构的,从一个广大的视域来看连光线的传播也是沿着弧线传播的。所以老子说:“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5、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生与灭,成与败,都是人为的、主观的虚妄判断,是人从一己之私出发而度量出的分别状态。成与毁本身也是相生的,是相反相成的,犹如老子说的“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如果从天地的高度,从大道的高度,来看待万物,就会发现一切表现之生与灭,成与败,都是处于一种循环之中,这些短暂的分化仍然处于整体整全的大道之中,如果从狭隘的视域提升到广阔的视域中时,所谓分别也不是分别。所以庄子还说:“道通为一。”

从客观的角度看生与灭,那是相生的,是相反相成的。从主观的价值看成与败,那是虚妄的价值观,所以庄子还说:“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这与老子的思想也是相通的,老子不主张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所以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也;皆知善,此其不善也。”

6、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

如果能认识到不是一开始有就万物,这就是至高的智慧。之所以是一种至高的智慧,是能够认识到天地万物作为有形有象之物并不是始原,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无形无象的绝对存在,这个存在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之始,没有道就没有天地万物。老子说:“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即,道为天下母(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能认识到不是一开始有就万物,作为有形有象的万物之前还有一个无形无象的绝对存在,这就从感性思维上升到了理性思维,这就从经验思维上升到了超验思维,这就从形象思维上升到了抽象思维,从现象抵达本质,从特殊性提升到一般性(普遍性)。

7、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庄子这句话读起来和理解起来都有些绕,不过意思是很明确的,庄子是在质疑道有没有一个开始,从而推向悖论。如果道有开始,那开始之前呢,如果有开始之前,那之前还有之前。这个问题老子是想通了,道作为开始,道就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道是先在的终极的绝对的。当追问道之前的状态时,已经进入一种虚妄的假设,原因在于之前之后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属性,没有物质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物由道生,道之前没有物质,故亦不存在道之前这个问题,也不存在道之前是什么状态的问题。

8、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庄子认为,如果道有一个有的问题,那道还有一个无的问题,还有一个没有开始时的有和无的问题,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有和无的问题,那道到底是有还是无。可见,庄子对本原问题是苦苦地思索了几回,庄子的这个问题,其实正是康德所关注的问题,康德认为本原问题的追问必然陷入二律背反(悖论),本原是有是无也是一种悖论,这个问题康德并没有解答清楚,所以康德认为对于本原问题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康德留下的哲学难题,被黑格尔解决了。黑格尔认为,本原的悖论,并不是人的认识能力出了问题,而是本原本身就包含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不是一种悖论,而是一个统一体,即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黑格尔称为辩证法。按照黑格尔的思想,本原的有和无是统一的,而不是悖论的。其实黑格尔的思想,完全与老子的思想是相通的,老子说:“有无之相生也”,老子也认为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统一体,作为本原的道既有又无、有无相生,而老子早于黑格尔两千多年。马克思也讲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来自于黑格尔,是对黑格尔思想的修修补补。

9、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一句可以说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不仅有哲学的深刻美,还有诗歌的意境美,也宗教的超越美。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是庄子推崇的人生境界,人与天地同一,人与万物同一,从而实现与天地的和谐,与万物的和谐,这样的境界也是无我的境界,即庄子说的“至人无己”。庄子的思想仍然是对老子思想的发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人遵循天地、遵循大道、遵循自然(自身的本然),也就是人与天地同一,人与大道同一,人与自然同一。

冯友兰认为人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也是来自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一思想。

10、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

道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界限(规定性),客观的道本身是无法言说的,也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所以老子说:“道恒无名”;道之所以有一个界定,有一个规定性,那是人为赋予给它的,所以老子说“始制有名”、“吾强为之名……”。人的言论、言说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真理,而是人为的一种主观认识。之所以有这种一种人为界定、主观界定,完全是为了追问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出现一种分别心加以主观判断,这种“是什么”的主观追问必然会出现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虚妄判断,比如问道是有还是无时,这种问题本身就陷入了一种偏执,因为道既不是单一的有,也不是单一的无,而是有无相生、有无一体。

庄子很独到的看到了人们之所以陷入虚妄判断,就在于这个“是”的观念,所以西方的本体论也叫做是论,“是什么”,“是之所以为是”,也就是本体论要讨论的核心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庄子看来都是人为的、主观的。原因在于,当问“是什么”时,已经预先置入了某种答案,是先入观念的做法,所以这种“是”就是分别之心,而违背了“道通为一”的特性,道是整体的整全的,不是分化的。这种分辨之心,必然遮蔽事物的真相,所以庄子说:“辩也者,有不见也。”有分别之心去辩论是非的人,必然有他看不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道。所以庄子跟老子一样,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言说的人不知“道”,庄子说:“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道不称”跟老子的“道恒无名”是相通的,“大辩不言”跟老子的“知之者不言,言之者不知”是相通的。

庄子的齐物论是一种整全的认识论,不是分化的认识论,这是对老子“玄同”认识论的进一步发挥。庄子是唯一对老子思想进行超越的人,因此庄子是最懂老子的人的,他是第一个读懂老子且又是最后一个读懂老子的人,庄子之后再没有人超越过老子。庄子与老子是相通的,其区别在于,老子承认事物的相对区别,但这种区别是相反相成的,而庄子试图超越这种区别,进入一种绝对的为一。另外,老子的思想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一个适中的状态,从而获得一种相对的自由,而庄子的思想是完全出世的,进入一种绝对的自由(逍遥)。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