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蓝图:将文化产业提升到新层次
- 分类:炎黄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2-22 10:21
- 访问量:
“十二五”蓝图:将文化产业提升到新层次
【概要描述】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文化强国”成为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
- 分类:炎黄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2-22 10:21
- 访问量:
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更深刻、更深远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文化强国”成为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
1月7日,在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表示,“建设‘文化强国’,我们要注重精神的层面;在文化上影响世界,核心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影响世界。”叶朗说,“我相信,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更深刻、更深远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权威人士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牢牢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说:“‘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我们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
将文化产业提升到新层次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叶朗认为,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从文化产业的创意层面以及文化产业在全世界的影响看,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权威人士透露,在“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两个旅游地标符号就是长城和故宫。今天,长城、故宫文化内涵的发掘仍然停留在那个时代。即使有声光电,有全新的技术,我们对在长城发生的故事、历史典故、中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等的挖掘还远远不够。”
许嘉璐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兴旺,关键不在于操作,以及从构想、规划、设想乃至付诸工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文化的内涵要根植于本土。文化产品表现的中国的事、中国的人、中国的土地应包含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内涵。
叶朗建议,将中国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第一,要实施内容战略,将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第二,要强调创意,追求艺术和高科技的融合;第三要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把文化工程做成民生工程。
权威人士介绍,“十二五”时期,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文化生产单位和个人为主体、以优秀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开发为重点,以完备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价值链为依托、以版权保护为保障的文化创新体制。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
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