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WEBSIT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许嘉璐:唤醒良知 真学实修

许嘉璐:唤醒良知 真学实修

  • 分类:炎黄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16 15:08
  • 访问量:

许嘉璐:唤醒良知 真学实修

【概要描述】 编者按:9月15日,“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预备会在中国文化院举行,许嘉璐院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现将许先生讲话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未经本人审阅。



图片

许先生指出,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以后,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走向民间。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取得了很大成功,希望论坛的成果能够尽快地走进学校、企业、社区,甚至走进监狱。那些犯错的人到了这个时刻,他们才知道“悔”,“悔”就是良知的反应。如果有人去点化,就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转化。我们学习阳明心学,首先要学习王阳明做人!一个社会的民心所向,关键在于社会精英做出表率。社会精英既包括知识分子,也有企业精英和国家干部。他们要把自己的心得,特别是自我超越、自我批评的心得,把真正的“致良知”传达给别人。在无数人的践行中显示出阳明心学的社会价值,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弘扬。

我们的论坛要为学习和践行阳明心学提供知行的路径和次第。我们今天学习阳明心学和阳明所处的时代又有所不同,儒与释、道之间明暗、真假的对立,在社会层面基本不存在了,但理是相同的,因为心只有一个,“心即理”。先圣先哲在向世人传授真理时常常现身说法,王阳明亦不例外,他的百死千难、前后三变,都是心学实践的最有力证明。我们完全可以借用历史的资源和真实的案例来说明阳明心学的有效性。

推动阳明心学落地,可以使学术界在推广普及阳明心学的环境中不断创新、提高、发展。学术的发展有赖于教学相长。一门学问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到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只有把阳明心学撒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男女老少门前,我们才知道阳明心学的道理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参透,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图片

许先生指出,本届论坛的三个分议题,共同指向了“唤醒良知”,落实下来就能够让更多的人“真学实修”,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阳明心学的三大特征——实践性、开放性、总结性。

阳明心学是实践的学问。实践需要理论的剖析和指引,而理论的剖析和创新却又容易沉入概念之海,这也是阳明心学后期陷入的困境。细枝末节的东西多了,就容易掩盖、冲淡、淹没它的实践性特征。不单是阳明心学,古今中外的犹太教、希腊罗马哲学、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实践中都有这种共同的趋向。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想办法突破这种羁绊。倡导阳明心学走向民间,不仅不会妨碍、反而能够促进理论上的精深研究。

阳明心学是开放的学问。如果王阳明固守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否定自己,就不会有前后三变,也不会有系统的阳明心学理论。开放性还突出体现在儒家对佛家和道家的态度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以儒释道为主,各种宗教、甚至原始信仰并存共荣的社会。开放的学问不应该拒斥异己,应该把这些理论都纳入到理性的研究范围中来,在求同存异中前进、创新。

阳明心学是总结性的学问。细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夏商的“天至上”,到周代“天”的地位悄悄下降,“人”的地位明显上升,才有了孔夫子用“仁”来阐述人与人的关系。再到孟子、韩愈、李翱、柳宗元对“道”和“性”的重新提起,经过北宋的胡敬国、张载、二程、朱熹的不断创新、整理、总结,在明朝急速衰落的历史现实刺激下,王阳明透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对伦理状况的思考,再到形而上的理论提炼,最终诞生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对两千年儒学的总结,它的余荫至今笼罩着我们,滋润着我们。21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喜忧参半的时代,有良知者都为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忧心忡忡。我们要思考如何在阳明心学之上再跨进一步,从指导生活到提倡伦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都需要有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创新。



图片

许先生对当代学者提出了三点期许:首先,要置身其中,跳出界外。既关注社会的行为和背后的“知”,又要跳出现象界思考它的“理”。“心即性,性即理”是对现象界的高度概括和剖析。第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不是教育者,我们是学习阳明学的先觉者,还应该成为践行其学说的典范。我们是知行合一的履践者,是百姓表里如一的伙伴,是在百死千难中的磨砺者,要永远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第三,要把阳明心学推向民间,走出国界。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已经沉淀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阳明心学曾经影响了东亚很多国家,但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思想独霸世界,虽然科技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但也带来了人心混乱、物欲横流,让人类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现在正是把阳明心学贡献于国家,贡献于世界的良好机会。这不是文化输出,而是当今世界的需要。前几天在泰国孔子学院总部召开了亚洲“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大会。77所孔子学院不约而同地提出“我们需要中华文化”,这种客观的倒逼一天紧似一天。“走出去”是对我们的考验,文化的传播有国别性、宗教性,需要了解对方的信仰、教派、社会焦虑、不同阶层的关注点等。当前需要一批中青年学者学会转换话语体系,用平白简易的话语表达阳明之心、中国之心。佛教传入中国时的格义是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藏传佛教在欧美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批掌握几种语言的精英。中国的儒学、阳明心学要想走出去,需要一大批精通外语、了解对方文化、善于进行话语转换的精英。

最后,许先生期望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成为中国阳明心学发展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拐点。

  • 分类:炎黄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16 15:08
  • 访问量:
详情

 编者按:9月15日,“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预备会在中国文化院举行,许嘉璐院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现将许先生讲话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未经本人审阅。

图片

许先生指出,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以后,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走向民间。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取得了很大成功,希望论坛的成果能够尽快地走进学校、企业、社区,甚至走进监狱。那些犯错的人到了这个时刻,他们才知道“悔”,“悔”就是良知的反应。如果有人去点化,就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转化。我们学习阳明心学,首先要学习王阳明做人!一个社会的民心所向,关键在于社会精英做出表率。社会精英既包括知识分子,也有企业精英和国家干部。他们要把自己的心得,特别是自我超越、自我批评的心得,把真正的“致良知”传达给别人。在无数人的践行中显示出阳明心学的社会价值,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弘扬。

我们的论坛要为学习和践行阳明心学提供知行的路径和次第。我们今天学习阳明心学和阳明所处的时代又有所不同,儒与释、道之间明暗、真假的对立,在社会层面基本不存在了,但理是相同的,因为心只有一个,“心即理”。先圣先哲在向世人传授真理时常常现身说法,王阳明亦不例外,他的百死千难、前后三变,都是心学实践的最有力证明。我们完全可以借用历史的资源和真实的案例来说明阳明心学的有效性。

推动阳明心学落地,可以使学术界在推广普及阳明心学的环境中不断创新、提高、发展。学术的发展有赖于教学相长。一门学问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到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只有把阳明心学撒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男女老少门前,我们才知道阳明心学的道理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参透,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图片

许先生指出,本届论坛的三个分议题,共同指向了“唤醒良知”,落实下来就能够让更多的人“真学实修”,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阳明心学的三大特征——实践性、开放性、总结性。

阳明心学是实践的学问。实践需要理论的剖析和指引,而理论的剖析和创新却又容易沉入概念之海,这也是阳明心学后期陷入的困境。细枝末节的东西多了,就容易掩盖、冲淡、淹没它的实践性特征。不单是阳明心学,古今中外的犹太教、希腊罗马哲学、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实践中都有这种共同的趋向。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想办法突破这种羁绊。倡导阳明心学走向民间,不仅不会妨碍、反而能够促进理论上的精深研究。

阳明心学是开放的学问。如果王阳明固守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否定自己,就不会有前后三变,也不会有系统的阳明心学理论。开放性还突出体现在儒家对佛家和道家的态度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以儒释道为主,各种宗教、甚至原始信仰并存共荣的社会。开放的学问不应该拒斥异己,应该把这些理论都纳入到理性的研究范围中来,在求同存异中前进、创新。

阳明心学是总结性的学问。细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夏商的“天至上”,到周代“天”的地位悄悄下降,“人”的地位明显上升,才有了孔夫子用“仁”来阐述人与人的关系。再到孟子、韩愈、李翱、柳宗元对“道”和“性”的重新提起,经过北宋的胡敬国、张载、二程、朱熹的不断创新、整理、总结,在明朝急速衰落的历史现实刺激下,王阳明透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对伦理状况的思考,再到形而上的理论提炼,最终诞生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对两千年儒学的总结,它的余荫至今笼罩着我们,滋润着我们。21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喜忧参半的时代,有良知者都为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忧心忡忡。我们要思考如何在阳明心学之上再跨进一步,从指导生活到提倡伦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都需要有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创新。

图片

许先生对当代学者提出了三点期许:首先,要置身其中,跳出界外。既关注社会的行为和背后的“知”,又要跳出现象界思考它的“理”。“心即性,性即理”是对现象界的高度概括和剖析。第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不是教育者,我们是学习阳明学的先觉者,还应该成为践行其学说的典范。我们是知行合一的履践者,是百姓表里如一的伙伴,是在百死千难中的磨砺者,要永远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第三,要把阳明心学推向民间,走出国界。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已经沉淀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阳明心学曾经影响了东亚很多国家,但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思想独霸世界,虽然科技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但也带来了人心混乱、物欲横流,让人类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现在正是把阳明心学贡献于国家,贡献于世界的良好机会。这不是文化输出,而是当今世界的需要。前几天在泰国孔子学院总部召开了亚洲“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大会。77所孔子学院不约而同地提出“我们需要中华文化”,这种客观的倒逼一天紧似一天。“走出去”是对我们的考验,文化的传播有国别性、宗教性,需要了解对方的信仰、教派、社会焦虑、不同阶层的关注点等。当前需要一批中青年学者学会转换话语体系,用平白简易的话语表达阳明之心、中国之心。佛教传入中国时的格义是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藏传佛教在欧美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批掌握几种语言的精英。中国的儒学、阳明心学要想走出去,需要一大批精通外语、了解对方文化、善于进行话语转换的精英。

最后,许先生期望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成为中国阳明心学发展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拐点。

关键词: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