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祭祖大典 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
- 分类:炎黄祭典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3-22 10:46
- 访问量:
9月28日,湖南举办了辛卯年炎帝陵祭祖大典,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张希清参加了仪式,并对炎帝陵祭祖大典给予高度评价:“炎帝陵祭祖大典已经成为团结、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要纽带。”
张希清教授说,炎帝和黄帝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炎黄文化不仅是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的文化,而且包括炎黄子孙们共同创造的整个中华文化。“炎帝活动的区域包括了湖南、湖北、陕西、山西等,这说明了不仅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要实现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必须寻找文化的根源。没有根源,新的文化也无从谈起。”张希清教授认为,民族精神的强大是民族强大的基石,只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才能最大程度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与其他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发掘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有助于社会道德的提高。”张希清教授说,近百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某些方面出现过断层现象,在有些地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当成糟粕抛弃了,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现在正是重拾传统道德价值观,进一步树立“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之时。
“心祭大于形祭。”张希清教授认为,祭祖活动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祭祖活动真正实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向心力的目的。
“我听说株洲有个炎帝广场,现在正扩建为神农城。这正是炎帝文化赋予株洲这座城市的品牌和灵魂。”张希清教授认为,要弘扬炎黄文化,必须把文化内涵注入城市的发展过程,培养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实现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炎帝陵祭祖大典归根到底是文化符号,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公众的广泛认识,更需要全民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需要结合文化产业,传承祖先的优秀文化,更是每一个炎黄。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