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新千年我会发起设立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

新千年我会发起设立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

  • 分类:炎黄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5-04 00:42
  • 访问量:

新千年我会发起设立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

【概要描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主办了一系列的学术文化活动,影响日益扩大。

  • 分类:炎黄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5-04 00:42
  • 访问量:
详情

前 言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主办了一系列的学术文化活动,影响日益扩大。在世纪交替之际,为了使中华文化进一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会发起设立“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
1997年暑期,我会在青岛举行座谈会,筹备以“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为主题在香港举行研讨会,开始酝酿设立“论坛”以来,已经走过漫长的历程,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以崭新的姿态与独具的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10月2 6日至2 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发来贺信,薄一波发来贺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出席开幕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费孝通致开幕词并作重要学术报告。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学术界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张岱年、李宝光、任继愈、金冲及、张岂之、汤一介、方克立、姜义华、林建光、陈石、陈映真、董金裕、郭少棠、吴清辉、沟口雄三、熊、墨子刻、艾尔曼、周颖南等100多人会聚一堂,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这一世纪课题。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已是世界经济的客观趋势,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为世人所关注。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何在继承发扬自身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世界,更加焕发勃勃生机,无疑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特别是学术、文化界,以及关心中华文化的国际人士必须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90多篇,分别围绕“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 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等若干问题展开讨论。

合影
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2000年北京首届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关于设立“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倡议书

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中华民族正走向全面振兴。人们期待,新世纪的钟声预示着人类文明走向新的进步,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华文化曾经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光辉的贡献。二十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华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借鉴、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正在呈现勃勃生机。蕴藏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怀有深厚感情和浓厚兴趣者遍布全球,既有炎黄子孙,也有世界各民族的朋友。当今世界是一个在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带动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成为占主导地位经济的时代。世界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知识、信息和经济全球化。在新的世纪里,人们期盼中华文化进一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补共进,对人类文明做出新贡献。

为此,我们倡议建立“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坛”要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科学性和持续性。通过举办“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探讨文化与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探讨新世纪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发展前景和作用;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探讨的主题要通盘规划,逐步实施,通过研讨和交流,促进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世界华人社会的文化认同以及世界各民族文化多元共存和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论坛”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为中心,与世界各地的华人和热爱中华文化的有识之士,共襄这一盛举。

贺信

研讨会现场

2000年10月,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研讨会现场

开幕词

费孝通教授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致开幕词。右为程思远副委员长、左为季羡林教授。

宣读

张岂之教授作研讨会学术总结并宣读《“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倡议书》,左为李宝光、任继愈

研讨会

研讨会上方克立教授宣读论文。左为金冲及教授

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简章

一、名称

本论坛定名为“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英文名:World Forum on “ Chinese 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二、宗旨

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发展前景和作用的探讨,促进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世界华人的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与普遍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三、性质

本论坛是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倡议和组织,并与海内外热爱中华文化的单位合作举办的系列国际学术讲坛。

四、任务

1、开展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每两年举行一次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视情况举行学术报告会、小型座谈会等;

2、根据需要与可能,组织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展题研究;

3、收集、整理有关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的研究资料;

4、与海内外有关社会团体和人士合作举办新世纪中华文化发展的其他活动。

五、组织

本论坛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持,不另设日常办事机构。

本论坛每次会议地点,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有关单位商定;也可在国外适当地点举行。

本论坛每次会议的主办单位,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举行会议的当地有关单位共同担任;各主办单位经协商一致后,也可邀请合办、协办单位。

本论坛每次会议的主题、时间、规模、邀请名单、论文的征集与审定、会议日程、论集的编辑出版等重大问题,由各主办单位共同组成的筹备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商定。

六、经费

为了本论坛的持续发展,必须有相当的经费支持,为此,吁请海内外热爱中华文化的有识之士慷慨赞助,争取早日建立“中华文化论坛基金(会)”。

本论坛每次会议经费(包括会议筹备期间、会议期间与会议论文集的编辑出版等经费)的预算、筹集、支出与管理,由会议所在地的主办单位负责。

本论坛的日常开支(包括论坛与海内外有关单位的日常联络费用),以及每次会议经过各主办单位协商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承诺的费用,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承担。

七、联络

本论坛的日常联络工作,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组织本会有关部门人员负责办理。

八、其它

本简章得根据情况作补充修订。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