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构建当代新实学 创新“经世儒学”观(之五)

构建当代新实学 创新“经世儒学”观(之五)

  • 分类:炎黄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14 10:20
  • 访问量:

构建当代新实学 创新“经世儒学”观(之五)

【概要描述】近期,东亚中、日、韩首次同步出版介绍三国近世实学家思想家的事迹。

  • 分类:炎黄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14 10:20
  • 访问量:
详情

“实学”文化与日本实学研究
小川晴久 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会长

编者按: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其中提到的两个重要启示是“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这些讲话精神可以说与实学的主旨紧密相关。实学,反映了儒学的经世理念和价值,也可以叫做“经世儒学”。发掘儒学在管理、经济、文化、军事、法治、医学、外交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助力民族文化复兴,服务治国理政,打造新时期的“经世儒学”即构建“新实学”。
(三国实学研究会编著的日文版《影响东亚的99位实学思想家》)
近期,东亚中、日、韩首次同步出版介绍三国近世实学家思想家的事迹。此处所谓的“近世”是日本的表达方式,指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该事典共收录了三国近世的99位实学思想家(每国33人),可称是自1990年至今持续召开的12次东亚三国实学国际会议的重要成果。
何谓东亚近世的实学思想家?乍看似乎浅显易懂,但实际上现代的日本人亦不甚明了。其原因在于,实学的含义在近代以前与近代以后存在着差异。若被问及何谓实学,现代的日本人自然会将其理解为有用之学和日用之学,即关于实业的学问。这种学问虽使大众受惠颇多,但往往被定位于较低层面。然而,若被问及何谓实心实学,则大多数人可能不知如何作答。这是因为,近代以前的东亚实学是具有实心的实学,但这一点并未被现代的日本人所知。毕竟,江户时代早已成为遥远的往昔。
其实,东亚三国中曾存在着儒学意味的实学时代。这是实学的一种自我认识,即相较于宣扬出世之说的佛教和以自然为范式的老庄思想,重视现实生活的儒教才是真实的学问,即实学。儒家自视为修己治人之学,即修己方可治人的为政者之学。“治人”因根植于以男尊女卑为基础的身份制社会的差别意识,故不具有普遍性,但“修己”却是儒教中值得肯定的一面,因为其主张潜心修己则可成为杰出之人。其中,仁作为关怀他人的德目,是未来永恒必需的道德。仁犹如母亲的眼神,体现的是女性原理。在男尊女卑的儒教意识的基底,仁这一女性原理的确立是值得关注的。阳明学主张知行合一,亦是一种女性原理。若将这种修己之论理解为“实心”,则修己治人之学即是实心实学,而治人之学则相当于近代所言的实学。
近代以前的实学是儒教的代名词,若能将其界定为实心实学,则其开端可追溯至孔子时代,但我们在此关注的是其在17至19世纪的实学形态。就其原因而言,这一时期的实学是接受了耶稣会传教士传至东亚的西学之洗礼的实心实学。在17、18世纪的东亚,实心实学开启于一个新的世界,即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让人们知晓了中国并不位于世界的中心。其中,我们特别关注的是17、18世纪的自然哲学者、自然学者以及百科全书派的实心实学。它可以被界定为“天人”式实心实学。诸位先贤的学问以11世纪中国张载(张横渠)的气一元哲学为理论基础,视野广阔,直达天际(自然、宇宙)。对众人而言,天是人(众人自身)所应遵循的师者。此即所谓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三浦梅园曾言,诚者非指伦理,而是自然永恒的运作(《诚之说》)。在此,笔者深信“天人”式实心实学在道德伦理及其标准方面,将成为21世纪以后学问的范式以及引领其发展的纽带。在历史上,中日的邻国朝鲜(南北朝鲜)曾致力于挖掘此时期的实学,并以举国之力持续展开孜孜不倦的研究。自1910年前后至20世纪二三十代,在长达36年的日本统治时期,朝鲜的知识分子中间形成了谋求国家近代化、推动民族意识觉醒的新思潮(实学),即具有“实事求是之学风”(文一平)的思想。在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朝鲜曾分别遭受丰臣秀吉(“壬辰倭乱”)和满洲族(“丙子胡乱”)的入侵。为从外族侵略的打击中再度崛起,重建凋敝的祖国,20世纪的朝鲜知识分子构建了新式学问,并将之命名为实学思潮。由于朝鲜知识分子将其本质理解为唤醒民族意识、谋求国家近代化的学问,故举国研究近百年之久是理所当然的。
反观日本,将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江户时代的思想视为实学思想,但举国研究的动向并未出现。这是因为,日本在近代以后一直在文明开化的道路上狂飙突进。由于近代日本在《教育敕语》中活(恶)用儒教道德,日本思想史研究在“二战”战败后未获得鼓励,同时江户时代的儒教研究亦被轻视。虽然出现了源了圆先生的先驱性研究,但总体而言,我们对江户时代的儒教予以真正的关注,是在受到朝鲜实学(韩国实学)研究的影响之后。经由朝鲜实学,我们才了解到江户时代儒学思想的丰富性,以及日本近代以前的实学思想的魅力。此处所用概念虽被冠以与作为实用之学的实学相同的名称,但其中实心的要素应得到高度的重视。这便是实心实学的发现。它不是指重构儒教,而是指今后要对江户时代的思想予以真正的关注,放弃将江户时代视为近代的准备期这一视角。可以说,江户时代思想所具有的实心实学,包含了近代所丧失的重要思想,且将成为今后学问之典范。总之,实心实学的视角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我们所要探讨的正是具有实心的实学这样一个对象。
(本文为作者代表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所作的《影响东亚的99位实学思想家》序言,译文稍有变动,题目及编者按为朱康有所加)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