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WEBSIT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

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7-03 16:33
  • 访问量:

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

【概要描述】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7-03 16:33
  • 访问量:
详情

一、介休历史沿革、名称由来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南端,是大太原经济圈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距太原110公里,距晋中市区100公里,全市辖7镇3乡231个行政村,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8.4万人。介休市南有太岳支脉绵山,北有山西的母亲河——汾河,由北向南从境内穿流而过,南山北水,物华天宝。介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早期,介休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左传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有“翼侯奔随”记载,介休城东有随地,当时为晋大夫士会的食邑。公元前514年,介休正式建制。秦始皇设郡县制,城区建置界休,西汉末年改为界美。以后又改为介休、平昌。东魏时,定阳郡一度侨置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时期一度设介休郡、介州。邻县灵石在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是介休辖地。隋唐时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历史上曾几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设市,行政区域仍然不变。

公元前655年,晋国内乱,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介之推认为重耳是治国安邦的难得人才,于是紧随重耳,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割股啖君。公元前636年,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大举封赏功臣,却落下了子推。“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于是偕母出走,隐居绵上山中。有人讽谏其事,晋文公恍然觉醒,率文武随从上绵山寻找不获。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归隐之意甚坚,宁可被焚也初衷不改,母子抱树被焚,后来介休因“介子推归隐于此”而得名。

二、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而设

寒食节又名禁火节、寒节、熟食节、百五节等。寒食节起源国内传统的说法是我国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介之推而设。据《辞海》、《辞源》等辞条解释,介子推与母隐迹绵山,被火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将绵上封为介推祭田,号曰“介山”,“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并将绵上山麓一村命名为“旌介村”,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子推忌日,国人在此日家家不许生火,皆吃冷食,以后相沿持续为寒食节。

有关寒食节为介之推而设的记载历史上屡见不鲜。两千年前的经学家桓谭在其《新论》中讲太原郡风俗“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谓“为介之推故也”;稍后的《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这里不仅再次说寒食俗是因“介之推焚骸”,而且这已经是“旧俗”;再后来的《魏武帝集》中记载了曹操曾颁发的《明罚令》(历史上又曰禁绝火令)。

两晋南北朝时期,讲述寒食习俗为介之推而设的文章依然随处可见。其中有影响的文作有周斐的《汝南先贤传》、陆翙的《邺中记》、《晋书•石勒载记》、贾思勰《齐民要术•煮醴酪》一节等。

隋唐之后,寒食俗基本固定在清明节期间举办。寒食节活动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从《回銮寺碑文》、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清代余自明《古文释义新编》等文作中依然不难发现寒食节是为介之推而设的记载。

寒食节至今已相沿持续了两千余年。期间,历代的文人墨客在节日里追悯介之推,写出了数以千计的寒食诗歌。“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寒食》句);“绵山经月火不灭,留于千年作寒食”(明代诗人李东阳《西涯乐府》句);“千家禁火寒三月,万古忠魂寄一丘”(清代诗人任锐《和傅青主题介子祠》句);“年来犹怕逢寒食,禁火家家遣恨留”(清代满州进士庆钟《介休怀古》句)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作也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寒食节是为介之推而设。

三、寒食节概述及演变大致过程

大量的相关史料可证:中华民族的传统清明节是由寒食节演变而来。

寒食节最初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在漫长的汉魏六朝时期,寒食节当时确定在隆冬季节,前后经历过“隆冬不火食五日”(东汉初桓谭《新论》)、“每冬中一月寒食”(《后汉书•周举传》)、“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魏武帝集•明罚令》)、“断火寒食,其至先后一月”晋•孙楚《祭介之推文》、“寒食禁火三日”(《邺中记》、《荆楚岁时记》等)几个不同时期。鉴于隆冬季节过寒食节致使老弱不堪,残损民命,岁多死者,历朝的当政者先后有周举、魏武帝、石勒、后魏孝文帝等曾实行多次禁断措施。后来,“随时之宜,唯变所适”,极具生命力的寒食节逐渐演变在了三月里的清明节令期间,即“一百五”期间。寒食节由此也被叫作“百五节”。到唐代,由于寒食节演变到春暖花开的清明节期间,加之国人的生活生存环境相对改善和统治者由禁断改为提倡、参与等原因,寒食节从涉及的范围及活动的内容都发展到空前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寒食节普及范围由晋省内沿伸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活动内容也由过去单纯的禁烟吃冷食发展增加了展墓、插柳、踏青、秋千、蹴鞠、斗鸡、馈宴等十多项内容,其中扫墓、挂纸逐渐成为寒食节的主要标志性内容。这一时期由于节日活动内容增多,官府先后出台实行2、5、7天的节假日,有时:“寒食假满,内鞠会未毕,特赐百官假一日”(《册府元龟》中记唐贞元四年德宗与宦臣的寒食会鞠活动)。反映唐代寒食节盛况空前的事例还有:唐代的帝王宫廷中届时也得实行寒食禁烟;传世的寒食诗词作品仅唐代就多达四百余首;唐玄宗组织编修《开元礼》时,将民间寒食上墓正式编入五礼中的首一项吉礼中,使“寒食野祭”正式成为官方倡导的礼节等内容。

寒食节在唐代尽管已演变在清明节令期间举办,可当时的清明节还仅仅是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寒食节诸如禁烟、扫墓、踏青、插柳、秋千、斗鸡等活动,当时无论是官府文书(如《本记》《律令》《传记》)、文人作品(如奏令、信件、诗作),还是民间称谓,大体上皆用“寒食节”来表述。到五代时期,寒食俗与清明节互不混用依然得以延续,这个时期的几朝帝王祭陵皆曰“寒食出祭”,就连刘知远导演“杀宫”中,王淑妃都念念不忘到寒食节用麦饭祭明宗坟。

从宋代开始,寒食节出现了空前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寒食节假日大体保持在每年七天(《宋史•职官志》和《癸辛杂识》皆有记载),寒食节期间官府增多了组织赋诗、赏花、馈赠等内容,民间则增多了斗百草、施钩、抛堶 (瓦石器玩物)、风筝等活动,宋代的寒食节活动场面明显要比唐代壮观(《清明上河图》、应制《三台》词、《艮岳百咏诗》可见证),而且出现了向娱乐活动转变的倾向。鉴于寒食活动长期选择在清明节令期间举办,到北宋时期,一些明明是寒食节俗的项目(如禁烟、扫墓、斗鸡等)已开始用“清明”称谓。从此,“寒食”与“清明”出现了“相互混用”、“张冠李戴”现象。如大诗人苏东坡被贬在黄州第三年过寒食节的诗作,一首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另一首又曰“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这时期将“寒食禁烟改火”说成“清明”的还有介休回銮寺的碑文曰:“每节清明,大地禁火”。“寒食”与“清明”互相混用现象一直存在于宋、元、明、清时期。直至清代晚期,这一现象依然司空见惯,如明清时期各地府、州、县官府新增加的清明节“祭厉坛”活动,清代光绪年间编修的《山西通志》(该志被梁启超称为优秀省通志之首)中仍称作“寒食节祭厉坛”。

宋代开始的“寒食”与“清明”通同是寒食节久而久之在清明节期间举办的结果。宋、元、明、清时期之所以能混用近千年是由于寒食节的“禁烟与冷食”还很被人们看重。宋、辽、金、元时期,反映“过禁烟节”的作品比比皆是,宋代“寒食宫中也禁烟”反映高层人物对禁烟冷食的民俗也很重视。南宋词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载了官府挨家挨户查寒食节禁火的详实经过。清代后期,寒食节习俗中的“禁烟与冷食”逐渐退出历史,被世人淡忘,寒食节最终演变为清明节。然而从清代民俗学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讲的“清明即寒食”和这个时期编修的众多的地方志书中记载清明节“扫墓”、“插柳”、“踏青”等内容说成是“寒食是遗风”、“尚存禁烟之俗”(有安徽《宁国府志》、《杭州府志》《西安府志》、《武昌府志》等可证),不难看出:清明节渊源于寒食节。

四、介休绵山为寒食(清明)节原发地

介之推为春秋晋国的一名普通大夫。介之推祖籍有“铜革是 人”(《洁惠侯庙碑记》)、“原居赵魏之郊,后迁宋国”(沈周《疏介夫传》)、“介之推为邑人”(《介休县志》)及“夏县裴介村”等多种说法。”介之推曾跟随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返国后不愿同“贪天功者”为伍,决计与母隐迹绵上。《左传》、《史记》中记载着这一段史实。

有关介之推归隐地绵上(或叫介山、绵山)到底在何地,传统的说法是在山西介休。“介休”一名就因介之推归隐该处绵山而得名。较早持此看法的学者为杜预,之后又继有袁山松、郦道元、乐史、顾祖禹等人。清代之前,国内差不多有影响的史籍和学者皆引用此说。

苏东坡、黄庭坚画跋文讲介之推随晋文公出走,又穷、又贫、又贱,而介之推不肯离去,回国后有万乘之贵,介之推却决计出走。介之推清廉耿介、功不言禄的品格数千年来折服了世世代代国人,这其中有皇家为其一再封田封侯,官府为其四处修庙建祠,学者反复为其立说垂世,文人极力为其感怀讴歌,仙家编出神话让其仙宫入册,学童初读启蒙学其介操品德,世世代代的百姓则不忍让其忠贞泯没,“每节寒食,大地禁火”,以家家吃冷食这种独特心态祝其介福休祥。翻遍中华史册,为纪念一个人以一个县命铭(介休县)、以一个山命铭(介山)、以一个村命铭(旌介)、以一个传统节日纪念(寒食节),介之推真可谓是千古一人。

明代吕解元过介休时,留有《绵山吊介子》诗曰:“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介休因介子推余休而得名,介休的官民历来也以“介子推故里”而夸于世人。得介子推英灵护佑,介休古老大地孕育着、聚集着、见证着千古不朽的介子文化。据有关典藉记载,自汉代以后,介山下的官民先后建“介公寺”、“介神庙”达十三处之多。当年仅介休城西关介庙就保存历代朝官寒食节祭介子诗文碑碣二十多通,这其中还有大学者顾炎武亲临介休吊介子推诗作。介休城乡至今流传着有关介子推的许多遗迹、典故和传说:介休城西南十二里有地名忌坂,《方舆纪要》中记载该处为介子推被焚处;绵山介公岭哀号坡有一高台,相传为东晋王嘉《拾遗记》中讲述的思烟台;绵山自今保存有唐代“焚介之推林麓”及宋咸平五年(1002年)立“每节清明,大地禁火”的警示碑,《山西通志》中有“寒食禁烟、唯介休、灵石、沁源间存故俗”(三地皆在绵山范围);《古今图书集成•汾州府》中则有“据旧志,绵山寒食事,相传已久”的记载;介休历代县志中还有“之推,邑人矣,寒食之风实始于乡,旁县效之,竟成习尚”,“绵上之田,以旌善人。当地贡赋,自昔称薄”等载述。此外,介休寒食遗风还有独特无二“贯馅糖”特产。贯馅糖为古代寒食节标志食品饧(大麦稀糖)的改良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自唐代到明代,饧一直是寒食节必备的食品和供品,歌唱家郭兰英《夸土产》民歌中“介休的贯馅糖最有名”说的便是寒食食品饧;介休又一个寒食遗风是清明节家家要蒸蛇盘面食,该面食有形似蛇和燕两种,当地人又叫“之推燕”,此俗与当年悬书宫门的龙蛇歌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介休绵山为传统的介子推归隐地,自1995年起,绵山由民营企业家阎吉英承包开发,十年苦心经营,如今一个崭新的绵山已展示于世人面前。目前,绵山介之岭下游人如织,寒食展厅也初具规模,面世时间不多却博得了社会赞许。为发掘整理已被世淡忘的寒食文化,近年来新组建的绵山文化研究会中的几位后学者,结合时代所赋于的使命,对介子推“尊君爱国的高尚情操,廉介诚信的人生准则,功不言禄的奉献精神,隐不违亲的孝道品格”等课题初步开始了探讨与研究。很显然,介子文化宝库中诸如廉介诚信、功不言禄、不图回报等这些垂世精髓在当今倡导以德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依然是学人之课,依然是立国之本。

五、寒食(清明)民俗文化活动

自古流传的《竹枝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绵山一带清明节期间的风俗民情,“三月开门五月关,游人络绎上绵山……,绕道神林看牡丹。”(开门、关门指绵山庙会。神林即绵山介庙,庙中原有五色牡丹。)可见,在北方互寒时节,清明节赏花是一项非常赏心悦目的活动,不局限于文人墨客,普通百姓也积极参与。古代文人墨客在春和景明万物复苏的节日,兴致所至,诗歌互答,更有许多佳话。早在古代,清明节赋诗就是一种时尚,《全唐诗》中有关寒食(清明)的诗达四百多首。大诗人几乎都有寒食(清明)的诗作传世。白居易的寒食(清明)诗有二十多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寒食(清明)诗也有二十多首,其中《黄卅寒食诗》至今家喻户晓。这些朗朗上口的不朽之作,反映了从绵山流传到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历朝历代社会各阶层寒食(清明)节的民俗风情。介休地灵人杰,清乾隆年间著名的“绵上四山人诗社”有大量传世之作,如王佑《辛酉春游绵山途中作》云:“暮春天年和,驾言于溪地......行行过忌坂,高风怀介子。”更是清明春游的即兴之作。

在古代清明节习俗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描绘了当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采柳供家神”、“岁清明日,都人踏春游春,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万计”。“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清明节民间斗鸡活动感染了宫廷,唐明皇设置专门机构并收斗鸡为宫廷之乐,时尚一时。有人鸣不平,有“养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的怨忿之词。还有“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可见,清明节斗鸡活动的普及之广,影响之大。

拔河也是寒食(清明)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据史载:“唐中宗景龙四年(710)清明节帝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允,以大麻绳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拘六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蔬源、少师唐林年老随而踣,久不能起,帝以笑为乐。”至今绵山拔河之绳,仍循古制,游戏法则也别于外地。
寒食(清明)节另一项传统活动蹴鞠,西汉刘向在《别录》中就有“寒食踏蹴(踢球)”的记载。

清明节蹴鞠活动在宋代已达鼎盛,其球的形状、大小及游戏规则自然不同于如今的足球,但其普及程度和球星在社会上的影响却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宋朝名相文彦博(介休人)儿时灌水取球的神童故事,家喻户晓,千年流传。后来他出将入相五十年,辅佐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名垂千古,主要是他的文韬武略,政治才干,但也不能说与蹴鞠活动无关。而凭蹴鞠成为名星扶摇直上的典型,莫过于高俅,仅凭一手蹴鞠绝技结识了达官贵人,博得龙颜大悦,官至殿帅府太尉,权倾朝野,显赫一时,《水浒传》有详细描写。此后,蹴鞠由清明节娱乐活动演变为体育竞技和社会交际手段,其社会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人们踏青春游。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一种说法是为纪念介子推羽化成仙而去。唐诗中有许多相关诗作,宋、元、明时期,清时放风筝在民间最盛行。清代以后,风筝艺术更趋完善。《帝京岁时记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至今绵山一带过清明节,家家生黑豆芽,集柳芽,备树栽(柳),蒸面塑“蛇盘兔”,子堆燕、子推饼、寒食面、寒食粥,以备冷食。这些既是祭祖扫墓的供品,又是传统食品。民间的说法,以蛇象征介子推(小龙),兔象征介母。介休民谚有:蛇盘兔,必定富。寒食节期间,当地百姓普遍吃黑豆芽(民意主为黑豆芽是被晋文公焚绵山时烧黑,寓意介子推被焚后又萌发生机的)。吃柳芽(希望清明节时生根发芽,欣欣向荣)。介休特产贯馅糖(主原料即古代传统供品即食品饧)。清明一早,封火禁烟,“千里赶上坟”,家族、家庭祭祖扫墓后,小孩们戴柳圈,挂子推燕于柳树上,“藉草衔环,递为酬劝”。然后,开始娱乐活动。踏青、结伴春游、赛球、拔河、摔跤、放风筝、打秋千或赶绵山庙会。老太太给子孙做春兰花,即用彩纸剪出十二生肖及花卉扎于高粱杆瓤或竹篾上。一般给十三岁以下少儿佩戴于帽侧或上衣臂侧(佐贤介子推护佑之意),还要将木版《春牛》印于巴掌大小的黄布上,粘贴于十三岁以下少儿上衣的左前胸或后背(先贤介子推护佑孩子茁壮成长)。人们在山村饭市比试蛇盘兔食品,看谁家夫人手巧,谁家技艺好,展示出人们在春耕农忙季节,忙里偷闲,享受节日欢乐。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