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炎黄邮箱
炎黄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WEBSIT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对文化发展的七点思考

对文化发展的七点思考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3-08 15:45
  • 访问量:

对文化发展的七点思考

【概要描述】

  • 分类:炎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3-08 15:45
  • 访问量:
详情

一.“文化事业”并非“文化产业”

最近若干年,“文化产业”的提法大行其道,大有取代“文化事业”之势。其实这是两回事情,大不相同。关键是“文化产业”是以赚钱争利润为目的,而“文化事业”则不然,文化事业和赚钱不赚钱有无盈利没有关系,它是以提高国民的文明素质、道德水平、文学艺术涵养为己任的。因此,决不可以以“文化产业”的提法代替或者全面含盖“文化事业”的提法。

近来,一些最大的国家艺术团体纷纷改为“××演艺公司”,如享誉世界的东方国家歌舞团就改名成了公司,一是失去了固有传统的美名和尊严,二是失去了和世界著名歌舞团的对等和一致,无形中将国家已经很明确的文化体制政策做了重大修改。原来,文化单位是分为两大类的,一类属事业单位,凡权威的代表国家艺术水平的艺术团体均由国家供养,另一类为文化产业单位,则推向市场,自负赢亏。现在,这个界线模糊了,其实对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由此可见,一旦用“文化产业”的提法去全面取代“文化事业”的提法,就会发生许多错误的做法,波及甚远,其患无穷,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不可太过于偏颇和热衷,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总之,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项目都要走商业经营的路,都要以赚钱为目的,不,不是这样,因为这正是文化的特质。

二.“通俗”不等于“庸俗”

目前,文化上的庸俗之风盛行,偏离了正确的航道,已成为知识界和广大有正义感的观众层、读者层的共识,不能不引起深刻的反思了,应该及早地敲敲警钟了。

最典型的现象就是今年的电视春晚的彻底失败和去年小沈阳的出现和他的特别反常的走红。这两者成了当今文化上庸俗之风兴盛的代表物,非常典型,也非常有利于解剖分析和引以为鉴。

强调文艺的雅俗共赏,强调有收视率和卖点并没有错,但一味讨好低级趣味却是不可取的,这在全世界的文明国家里都是有定论的,因为“通俗”不等于“庸俗”。

这里,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文艺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给公众以美的精神享受,是要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程度,走向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向上走;而不是要降低标准,去迎合低级趣味,去倒退,去走向迷茫和混乱,向下走;二.一个正常的社会,经济上要强,要富有,文化上也要同步地向上递增递涨,不可以一个有作为而另一个无作为,形成“跛脚”社会,那将是一个畸形的社会,自讨苦吃,因为一个社会的稳定,除了经济的发达之外,精神的富有和道德的健康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文化就是担当修練精神层面建设的主力军,决不可以放任自流。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文化也是民生大计,必须让它健康向上。

三.收视率不是唯一标准

目前,电视界盛行一个可怕的标准,叫做“末位淘汰制”,意思是谁的节目收视率最低,就先淘汰谁。这个标准看似公允,实则是一个恶劣而拙笨的做法,打掉了许多优秀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好栏目,比如“中国风”、比如“读书”,比如“大师访谈”,比如“曲艺杂坛”等等。更有甚者,收视率原本不错的,但在“偏爱”之下,有的改头换面成了每天一播的粗制滥造的“快餐”,质量大为下降,有的变成了专门的小频道,看似为它另辟了专门园地,实则离开了主战场,打入旁门左道,也适得其反,结果好的也没坚持住,失去了影响和收视率。

和此类似的现象是报纸的文学副刊纷纷关张,或者压缩,被娱乐类栏目取代,而且只注意鸡毛蒜皮,小趣味,小零碎,又是一股庸俗之风和倒退之风在文字媒体上盛行开来。说实话,目前文学副刊的形势远远比不上一九四九年之前。鲁迅、郭沬若、茅盾那个时代的文学副刊不仅滋养和确立了文学界的导师和领袖的地位,而且造就了整整一代进步的知识青年,非常了不得,对整个社会的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反观现代的报纸,页数很多,版面很大,精彩的却没留住,不妨扪心自问,这样的报纸在历史上留得住吗?有的真是立刻会沦为垃圾级的废物,需知,报纸的文学副刊是报纸不可缺少的一大亮点,是品位最高、价值最大、情趣最浓的组成部份。

由此得出一个观点:如果电视和报纸中最有品味的栏目和版面纷纷取消,美其名曰服从收视率和阅读率,那无疑于因噎废食和本末倒置,放弃了自己的提高全民素质的神圣职责,实际因小失大,是绝对不可取的。

什么叫引导,什么叫提倡,什么叫主流,什么叫远见,应该由此得到结论了。

四.市面上必须有大报大刊零售

我经常到北京或者上海街面去求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或者《新华月刊》这样的主流媒体和我党我政的喉舌报刊,但很遗憾,绝对买不到,真是咄咄怪事。

我认为这是绝对反常、绝对不可忍的事情,连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会容许有此等丢人现眼的怪事发生。

就是没人买,也要放在街头的报亭里,因为这是你出版这些报刊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给人看,让人随时随地去购买阅读,就是要宣传,要扩大影响,要见缝插针。在这方面,经济是第二位的,何况,既始全部废了也值得,也赔得起,因为这是一种追求、一种姿态、一种责任。既然印了,出版了,就要让它发挥作用,肯定有人会看,会买,这里用得着一句话:着眼于政治。

外国有很好的自动售报装置,可以引进学习。街面上设置公众阅报栏也要大力倡导,下命令全国大小城镇一律推广, 二百五十米之内必须有一个,每天有人负责更换,部份取代那些没意思的舖天盖地的商业广告。

五.“美术建国”

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有点大,有点怪,叫《美术建国》,讲的是彼得大帝、叶卡㨗琳娜二世沙皇举全国之力,大量购买外国美术大师的绘画艺术作品,办美术馆,让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走进美术馆,进行全民美育教育,加上倡导看芭蕾舞、听交响乐、听歌剧和参观众多的博物馆,读经典文学作品,结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文化素质的俄罗斯公民。

我觉得,这些是带有根本性的启示,就是要:一从孩子抓起;二把最有质量的人类精神文明成果不遗余力地介绍给民众;三把有限的社会财富用在打造文化硬件、营造文化氛围上,建美术馆,建剧院,建博物馆,建图书馆,四要大力宣传引导,成为主流方向,在气势上压倒所谓时髦的各种小把戏,对好的展览,好的演出,好的出版要在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街面上做大张旗鼓的宣传介绍,做大篇幅的评论,做醒目的及时广告,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广告要免费刊登,而且要形成制度,推而广之;五告诉广大群众讲究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引导民众拥有正确的文艺取向和追求热点。

六.增加公共文化事业工作人员收入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宫、少年宫、科技馆、美术馆实行免费开放是件好事,应该肯定和继续推广,但苦了那里的工作人员,一是接待任务量增加了,二是收入降低了,因为门票收入没有了,可以自行发放的奖金没有了,政府的相应补贴又不准走个人开支,只能叫苦连天。

不妨推广苏州人民政府的做法,他们按季度给图书馆、博物馆等工作人员发放奖金,数量是标准工资的一倍,而且完全是走政府财务渠道,合理合法。这样做真是皆大欢喜,事业兴旺,干劲十足,高质量的应聘者也风涌而来。

七.倡导中小学生有组织地参加课外文化活动

由于校园安全等因素,目前在校中小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大有减少的趋势,加上给校方领导施加了所谓事故责任制的约束,有的还居然形成了明文制度,不准搞课外集体活动,完全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唱反调,也和国际上的通行好作法拉大了距离。日本远在北海道的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有组织地到东京来一次,参加观皇宫和中央博物馆。美国各地中学生也有类似的规定,要到白宫、国会和华盛顿的博物馆群去参观。校园安全要依法治理,用法律去惩办坏人,不要给校方增加不必要的压力。要大力倡导在校生有组织地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出席音乐会,观看经典作品的演出,多多宜善,用规定,用条例固定下来,必须执行,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里,接受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造就有高素质的接班人。

一句话:在文化发展上我们有大量工作可做,要做,实在是任重道远,要加倍努力。一个有文化追求有理想有道德有修养的东方大国,有待我们几代人去建设,去扎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相关资讯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38号创景大厦B座2层